通 知
近日,我校正在进行“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的报名工作,报名时间由3月14日起,截止到3月18日。
附:
黑招考办普招〔2011〕4号
关于印发《2011年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工作规定》的通知
各市(行署)、县(市、区)招考办,省农垦、森工总局及各分局招考办,省内中专、职高学校,有关普通高等院校: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招生(以下简称对口招生)是普通高校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工作应按国家和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有关政策执行,尤其是考试安全、考风考纪须按普通高考的规定执行。
为使今年我省对口招生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现将《2011年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工作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2011年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工作规定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对口招生 考试 通知
抄报: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2月25日印发
附件:
2011年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工作规定
为做好我省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工作,确保招考工作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规定。
一、报名、体检
(一)报名条件、时间及手续
1.符合下列条件且户籍在我省的公民,可以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
(3)身体健康。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中等职业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对口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在上一年度参加对口招生考试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3.报名时间定于3月5日—3月18日,逾期不予受理。
4.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回户籍所在地或学籍所在学校报名。应届中职毕业生凭户籍、二代身份证由所在中等职业学校负责组织,到所在市(行署)、县(市、区)招考办集体报名;往届中职毕业生和其他考生凭户籍、二代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到户籍所在的市(行署)、县(市、区)招考办报名;户籍在我省、就读在外省的应届中职毕业生凭户籍、二代身份证、应届毕业证明信原件到户籍所在的市(行署)、县(市、区)招考办报名。
5.报名时考生交报名考务费150元。
(二)报名工作程序
1.资格审查。中职学校负责应届考生学籍、学年初审和思想品德考核,县(市、区)招考办负责考生户籍、学籍、学力、身份等报名资格审查。对报名资格有异议者,由市(行署)招考办负责审定。
2.信息采集。考生报名信息采集由县(市、区)招考办或受市(行署)招考办委托的中职学校(以下简称报名点)负责。考生报名信息的采集通过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和人工录入共同完成。各报名点应配置相关设备。考生在信息采集表上填写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证号应与身份证上信息一致,如不一致,以身份证阅读器采集的信息为准。各市(行署)招考办要加强信息录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考生报名信息采集准确无误;要向考生强调报名信息的重要性,报名信息是考生考试、录取和在教育部电子注册的重要依据,一经上报,不得更改。
考生本人对照《考生报名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见附3),清晰、准确地填写报名信息采集表(见附1),录入工作人员将考生填写的采集表信息准确、完整地录入计算机。采集考生图像信息时,考生本人须携带二代身份证原件,招考办工作人员经与本人核对一致后,方可当场摄像并采集身份证相关信息。摄像统一使用白色背景,严禁使用考生照片摄像。中职学校报名点采集考生图像信息时,招考办必须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岗位责任制。
3.信息核对。考生报名信息采集完成后,各报名点负责打印出带有考生照片和信息采集表内容的考生报名登记表(见附2),由考生本人核对,确认签名,不允许他人代签。如有错误,及时更正。考生确认签名后,出现信息错误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核对无误后,考生所在中职学校、县(市、区)招考办和街道办事处(或考生所在单位)审核后,在报名登记表相应栏内签名盖章后装入考生报考档案袋内。
4.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考生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对受过刑事处罚、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或违纪处分的考生,要提供所犯错误的事实、处理意见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翔实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对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后,在《考生报名登记表》上填写考核结论并签名、盖章,县(市、区)招考办负责将考核结论录入计算机。
思想品德考核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合格代码为“1”,不合格代码为“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
(1)反对宪法所制定的基本原则的或参加邪教组织的。
(2)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5.组建考生档案。考生建档工作在7月初进行,考生纸介质档案由市(行署)招考办统一组织领导,由县(市、区)招考办组建、管理。对口招生录取结束后,已录取的考生,由本人持招生院校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到当地招考办领取纸介质档案,按时到录取院校报到。
考生报考材料袋内装材料:(1)考生报名登记表;(2)考生体格检查表;(3)应届中职毕业生登记表或职业高中学生学籍簿,往届中职生毕业证复印件;(4)考生成绩单;(5)具有照顾录取资格考生的相关证书复印件和《照顾录取对象审查表》原件;(6)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诚信记录。
(三)编排考场及数据下发
报名结束后,各市(行署)招考办将考生报名信息汇总、整理、核对无误后,刻录报名信息光盘(一式两份),于3月22日前报送我办普招处。我办汇总考生报名信息后,随机编排考场,生成14位考生准考证号。14位考生准考证号定义为:前二位为年份;第三位、第四位为省代码,统一为“23”;第五位、第六位为市(行署)代码;第七位、第八位为考生报考专业课考试科目组代码;第九位为考试类别代码,统一为“8”;第十位为外语语种代码:英语“1”,俄语“2”,日语“3”;后四位为顺序号。
4月中旬我办下发考生考场编排库和准考证打印软件。各市(行署)招考办根据考场编排库核对2011年对口招生考试发题单,核对无误后市(行署)招考办负责人签名上报省招考办普招处备案。5月末各市(行署)招考办负责打印准考证及考场对照表,准考证加盖公章后塑封,考试前5天发给考生。
(四)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考生须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体检由各市(行署)、县(市、区)招考办负责组织管理,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考体检标准执行。体检时间由市(行署)招考办随普通高考体检统筹安排。
二、考试
(一)考试时间表
时间
日期 科目 |
9:00—11:30 |
15:00—17:00 |
6月7日 |
语 文 |
数 学 |
6月8日 |
9:00—11:00 |
|
外 语 |
|
考生须持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考试。
(二)考试科目
对口招生考试科目设3科公共文化课和1科专业技能操作,4科总分为500分。
公共文化课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英、俄、日),每科满分为100分,共300分。公共文化课由省招考办统一组织命题、考试、评卷等工作。
专业技能操作考试满分为200分,考试工作由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实施,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公共文化课和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复习内容详见“职业技术网”(网址:http://www.zyjs.net)。
(三)考试实施
对口招生考试的考区应集中设置在市(行署)招考办所在地。若因特殊需设在县级的,须报经省招考办批准。考试实施办法参照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执行。
(四)试题下发及返卷
试题随高考试题一同下发到各考区。考试结束后各市(行署)招考办将考生的答题卡通过机要邮寄或配备警力押运至省招考办。
(五)违规情况上报
各市(行署)招考办须将违规考生情况汇总表和违规考生信息库(见附5)于6月9日上报省招考办普招处备案。
(六)成绩发布
省招考办将公共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技能操作成绩合成后,于6月27日通过“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http://www.lzk.hl.cn)网站向社会发布。
三、评卷
公共文化课统考科目评卷工作由省招考办负责组织,高等学校承担评卷工作,实行计算机网上评卷。各市(行署)、县(市、区)招考办在考生报名时要宣传计算机网上评卷,并将我办下发的网上评卷说明(见附6)和答题卡作答注意事项(见附7)发给有关学校和考生进行训练,并对监考员和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四、填报志愿
(一)填报志愿时间
6月29日上午8:00时—7月2日上午8:00时。
(二)填报志愿方式
对口招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在规定日期、时间内,凭我办下发的密码登录“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http://www.lzk.hl.cn)网站,并按照网上系统相关填报说明填报志愿。考生填报志愿的密码是确保考生志愿信息安全的重要资料,密码必须由考生本人保管,因密码保管不当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各级招考办要做好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指导服务工作,为偏远地区的考生提供上网条件,确保考生不漏报。密码丢失的考生向县(市、区)或市(行署)招考办申请补办。
(三)志愿设置
考生志愿表分为本、专科两栏,每栏各设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1个专业志愿。考生根据院校招生计划,选择填报同一专业类别的本、专科院校志愿。
五、录取
对口招生录取工作由省招考办组织实施,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如招生院校生源不足,省招考办将在“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网站上对外公布剩余招生计划。成绩在本批次各专业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网上填报征集志愿,过时不予受理。
(一)录取时间
8月22日—26日进行。本科网上征集志愿时间为8月22日,专科网上征集志愿时间为8月24日。
(二)录取原则
1.根据本、专科各专业类别招生计划数和考生成绩划定本、专科各专业类别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在本、专科各专业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招生专业类别,每10分为一个投档批次,根据考生填报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由院校审查录取。
(三)录取工作程序
1.录取工作时间。上午8:30—11:30时,下午14:00—17:00时。各招生院校须按省招考办工作安排,准时登录远程网上录取系统,及时下载考生电子档案,全面审核后将拟录取考生结果上传省招考办。
2.录取结果查询。每批次录取结束后,我办及时将录取结果在“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上公布,考生可登录网站查询录取情况。
3.网上录取联系。为便于省招考办与各院校在录取期间联系与沟通,请各院校准确填写远程网上录取院校联系表(见附4), 6月30日前将此表传真至省招考办信息处,传真电话:0451—82376069。我办届时将负责网上录取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通过网上录取系统的“通讯助手”,告知有关招生院校。
4.录取通知书寄发。各院校录取结束后,我办将及时打印录取考生名册,并对民办高校已录取考生打印《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加盖省招考办录取专用章,作为考生被有关高校正式录取的依据。同时将录取考生名册和民办高校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寄给有关高校。高校根据省招考办寄达的录取考生名册填写考生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公章,并负责将考生录取通知书连同有关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民办高校还须附加有省招考办出具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一并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
5.入学审查。高等学校应在入学报到时对录取的新生进行身份审查,如发现冒名顶替入学等作弊情况,应取消其录取资格,并书面通知省招考办普招处。
(四)照顾政策
今年继续对参加教育部和省大赛的学生给予对口专业升学照顾录取。根据省教育厅《关于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院专业对口升学考试及职业技能鉴定改革的意见》文件规定,具体照顾政策如下:国家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升学考试成绩达到240分以上,可凭获奖证书进入专业对口本科院校学习;国家大赛三等奖以上获得者,升学考试成绩达210分以上,可凭获奖证书进入高职专科院校学习。省大赛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在考试总成绩基础上分别加50分和20分。
对于照顾录取的考生,我办于8月1日前在“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http://www.lzk.hl.cn)网站进行集中公示。各市(行署)招考办要根据我办下发的照顾录取考生名单组织申报。审查证书,填写《照顾录取对象审查表》,并将符合照顾录取条件考生的相关证书复印件和《照顾录取对象审查表》装入考生报考档案袋内。
六、加强管理
对口招生报名、考试工作是招生录取、选拔优秀人才的基础工作,也是做好对口招生工作的关健环节,各级招考办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确保报名、考试工作顺利完成。
各级招考办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避免考生漏报考;严格审查报名资格,严防考生利用通讯工具作弊,严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应届毕业在校生报考,严防各类人员替考。对报名、考试、录取工作有舞弊行为的工作人员,由违规行为人员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18号令)撤销其招生工作职务,取消考试工作人员资格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调离现任工作岗位,直至开除公职;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附:
1. 2011年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考生报名信息采集表
2.2011年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考生报名登记表(样式)
3.考生报名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
4. 2011年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远程网上录取院校联系表
5.2011年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统一考试违规考生情况汇总表和违规考生信息库
6.网上评卷说明
7.答题卡作答注意事项
附1:
2011年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考生报名信息采集表
市(行署): 县(市、区):
报名号 |
□□□□□□□□□□□□ |
姓 名 |
|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性 别 |
□ |
民 族 |
□□ | ||||||||||||||
身份证号 |
□□□□□□□□□□□□□□□□□□ | ||||||||||||||||||
考何种外语 |
□ |
考生类别 |
□ |
政治面貌 |
□□ |
毕业类别 |
□ | ||||||||||||
毕业学校 |
□□□□□□□□□ | ||||||||||||||||||
专业科目组 |
□□ |
在校所学专业 |
| ||||||||||||||||
户口所在地 |
市(行署) 县(市、区) 乡(街道) | ||||||||||||||||||
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 |
|
收件人 |
| ||||||||||||||||
联 系 电 话 |
|
邮 政 编 码 |
□□□□□□ | ||||||||||||||||
本人简历
(从本人最高学历填写) |
自何年何月 |
至何年何月 |
在何地何学校学习和工作 |
任何职务 | |||||||||||||||
|
|
|
□□ | ||||||||||||||||
|
|
|
□□ | ||||||||||||||||
有何特长 |
| ||||||||||||||||||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励(只限一项) |
□□ |
处分 |
□□ | ||||||||||||||||
父母或抚养人 | |||||||||||||||||||
关 系 |
姓 名 |
现在何单位工作 |
任何职务 | ||||||||||||||||
|
|
|
| ||||||||||||||||
|
|
|
| ||||||||||||||||
1、此表为采集考生报名信息的依据,考生在填表时须用蓝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
2、为减少信息采集的人工录入量,表中有些项目凭代码录入,考生填写时,要认真按填写说明,准确填写代码和内容。
3、表中凡有方框“□”的,须先在“□”内填写代码,然后在“□”后用汉字填写内容。
4、表中栏目无“□”的,则直接用汉字或数字填写有关内容。
5、考生留存的电话若是中学或其他公用的,必须是始终有人值守并能找到本人的。
附2:
2011年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考生报名登记表(样式)
市(行署):哈尔滨市 县(市、区):道里区 专业名称:02畜牧兽医类
报名 报名号 |
010202810001 |
姓名 |
王凯 |
考 生 图 像 |
| ||||||||
出生日期 |
1993年03月04日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族 |
| |||||||
身份证号 |
230102199303040000 |
考何种外语 |
英语 |
考生类别 |
农村应届 |
| |||||||
政治面貌 |
共青团员 |
毕业类别 |
职业高中 |
| |||||||||
毕业学校 |
哈尔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
| |||||||||||
专业科目组 |
02养殖类 |
在校所学专业 |
畜牧兽医 |
| |||||||||
户口所在地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阳路xx号 |
| |||||||||||
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阳路xx号 |
收 件 人 |
王国忠 |
| |||||||||
联 系 电 话 |
0451-53777777 139xxxxxxxx |
邮 政 编 码 |
150001 |
| |||||||||
本人简历
(从本人最高
学历填写) |
自何年何月 |
至何年何月 |
在何地何学校学习和工作 |
任何职务 |
| ||||||||
0809 |
1007 |
哈尔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
班长 |
| |||||||||
|
|
|
|
| |||||||||
有何特长 |
游泳 |
| |||||||||||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励(只限一项) |
校级“三好学生” |
处 分 |
无 |
| |||||||||
|
考生要仔细核对以上各项信息,如有误立即告知报名点予以更正,无误后确认签名。
考生签名: | ||||||||||||
|
经审查,该考生为我校在籍应届高中毕业生,特此证明。
班主任: 学校负责人:
| ||||||||||||
|
思想品德考核结论: 合格
考生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
经全面审查,该考生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同意报考。
市、县(市、区)招考办负责人: 市、县(市、区)招考办:(公章)
年 月 日 | ||||||||||||
附3:
考生报名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
为方便考生填写《信息采集表》,现将填写要求按表中需填内容顺序说明如下:
(1)市(行署)、县(市、区)直接用汉字填写;
(2)报名号:为12位,代表的意义如下所示: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
|
|
|
|
|
|
|
|
|
|
|
|
|
|
|
报名顺序号
市(行署)、 专业课考试 外语语种代码
县(市、区)代码 科目组代码
类别代码统一为:“8”
报名号中各项代码由当地招考办负责给定后,考生填写。
(3)姓名:用汉字准确工整填写。
(4)出生日期:用数字填写年月日,如:1993年6月18日出生,则填:1993年06月18日。
(5)性别: 1-男 2-女。
(6)民族:
01—汉 族 02—蒙古族 03—回 族 04—藏 族 05—维吾尔族
06—苗 族 07—彝 族 08—壮 族 09—布依族 10—朝鲜族
11—满 族 12—侗 族 13—瑶 族 14—白 族 15—土家族
16—哈尼族 17—哈萨克族 18—傣 族 19—黎 族 20—傈傈族
21—佤 族 22—畲 族 23—高山族 24—拉祜族 25—水 族
26—东乡族 27—纳西族 28—景颇族 29—柯尔族 30—土 族
31—达斡尔族 32—仫佬族 33—羌 族 34—布朗族 35—撒拉族
36—毛难族 37—仡佬族 38—锡伯族 39—阿昌族 40—普米族
41—塔吉克族 42—怒 族 43—乌孜别克 44—俄罗斯族 45—鄂温克族
46—崩龙族 47—保安族 48—裕固族 49—京 族 50—塔塔尔族
51—独龙族 52—鄂伦春族 53—赫哲族 54—门巴族 55—珞巴族
56—基诺族 97—其他 98—外国血统中国籍人士
(7)身份证号码:从左到右逐格填写。
(8)考何种外语:
1-英语 2-俄语 3-日语
(9)考生类别:
1-城市应届 2-农村应届 3-城市往届 4-农村往届
(10)政治面貌:
01-中共党员 02-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
04-民革会员 05-民盟盟员 06-民建会员
07-民进会员 08-农工党党员 09-致公党党员
10-九三学社社员 11-台盟盟员 12-无党派民主人士
13-群众
(11)毕业类别:
0-高中毕业 1-中等师范毕业 2-其它中等专业学校毕业
3-职业高中毕业 4-技工学校毕业 5-其他
(12)毕业学校:由当地招考办给定代码后,考生填写。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
|
学校类别代码
县区代码
市(行署)代码
学校类别:
1-普通高中 2-中等专业学校 3-职业高中 4-技工学校
5-其它中等学历教育学校
(13)专业科目组与所学专业对接表:
专业科目组代码 |
专业科目组名称 |
所学专业名称 |
01 |
种植类 |
种植、农艺、园艺、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 |
02 |
养殖类 |
养殖、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蚕桑、畜牧养殖、动物防疫检疫、养峰 |
03 |
林业类 |
林业、园林、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采运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园林花卉 |
04 |
护理类 |
保健护理、助产、计划生育技术、护理、中医护理、高级护理、妇幼保健 |
05 |
口腔类 |
口腔医学、口腔工艺 |
06 |
中医药类 |
中医、中药、藏药、维药、蒙药 |
07 |
针炙推拿类 |
中医按摩、针炙推拿 |
08 |
农村医学类 |
全科医学、社区医学、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中医骨科 |
09 |
药剂类 |
药物制剂、制药工艺、药品营销、药物分析检验、微生物制药工艺、中药制药 |
10 |
医学检验类 |
医学检验 |
11 |
财务会计类 |
会计、审计、统计、税务、物价、金融、涉外财务会计与审计 |
12 |
工艺美术类 |
工艺美术、美术绘画、广告设计与制作、美术装潢设计、电脑美术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动漫画设计与制作 |
专业科目组代码 |
专业科目组名称 |
所学专业名称 |
13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互联网应用及网站设计 |
14 |
工业与民用建筑类 |
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装饰、建筑测量、古建筑营造与修缮、建筑材料检测、硅酸盐工艺、给水与排水、市政工程施工、道路与桥梁、水利水电工程、铁道工程、建筑经济管理、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矿井建设、城市轻轨、城市地下铁道 |
15 |
机械加工类 |
机械制造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模具设备与制造、焊接、金属热加工、钢铁冶炼、金属加工技术、船舶机械装置、金属表面处理 |
16 |
数控技术类 |
数控技术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机床数控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 |
17 |
交通运输类 |
汽车制造与维修、内燃机制造与维修、拖拉机制造与维修、汽车维修与驾驶、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美容、汽车模特、汽车钣金与焊接、动力机车运用与检修、民航运输、船舶驾驶与检验 |
18 |
机电设备维修类 |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设备安装、机电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供热通风与空调 |
19 |
电气技术类 |
电厂热力设备运行、电厂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供用电技术、变电站电气运行、水泵站电力设备、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电力电缆运行与施工、电气技术应用、电气化铁道供电、电机与电器、电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电气设备安装 |
20 |
电子技术应用类 |
日用电器设备应用与维修、音频视频设备应用与维修、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与维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仪器仪表、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电子通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 |
21 |
市场营销类 |
商品经营、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烟草专卖管理、商品储运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钟表眼镜配制与修理 |
22 |
电子商务类 |
电子商务、国际商务、通关贸易、报关 |
23 |
烹饪类 |
中餐、西餐、面点、营养与烹饪、快餐 |
24 |
旅游与酒店服务类 |
旅游服务与管理、外语导游、中文导游、森林生态旅游、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餐旅服务、船舶酒店管理、酒店保洁、导游与外事服务、涉外旅游、国际导游、旅游与酒店管理 |
专业科目组代码 |
专业科目组名称 |
所学专业名称 |
25 |
服装设计与工艺类 |
纺织技术、染整技术、丝绸工艺、纺织复合材料工艺、针织工艺、服装制作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工艺、皮革工艺及制品、模特、服装表演与设计 |
26 |
法律类 |
法律事物、公安保卫、治安管理、监狱管理、侦查、保安、劳教管理、经济法律事物、公共安全、民政服务与管理 |
27 |
文秘类 |
文秘、公关礼仪、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经济文秘、现代文秘、计算机文秘 |
28 |
学前教育类 |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幼师、幼儿英语、广电艺术与幼儿教育、幼儿师范、幼儿俄语 |
29 |
商务外语类 |
商务英语、商务俄语、商务日语、商务韩语、商务外语 |
30 |
艺术类 |
声乐、器乐、舞蹈、播音、影视表演、戏曲表演 |
(14)在校所学专业:用汉字填写。
(15)户口所在地:用汉字准确、真实地填写户口所在市、县、乡(街道)地址。
(16)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用汉字详细、准确地填写,以免投递错误,延误正常入学。
(17)收件人:用汉字填写明确接收人。
(18)邮政编码:准确填入方格内。
(19)随时能找到本人的电话:准确写明本人联系电话,以能找到本人为准,可填写一至二个联系电话。
(20)本人简历:从本人最高学历开始填写,任多个职务的,选择一项填写。各职务名称及代码如下表:
01校学生会主席 |
02校学生会副主席 |
03校学生会学习部长 |
04校学生会生活部长 |
05校学生会文艺部长 |
06校学生会体育部长 |
07校学生会学习部委员 |
08校学生会生活部委员 |
09校学生会文艺部委员 |
10校学生会体育部委员 |
11校团委书记 |
12校团委副书记 |
13校团委委员 |
14班长 |
15副班长 |
16班级学习委员 |
17班级文艺委员 |
18班级体育委员 |
19班级劳动委员 |
20班级生活委员 |
21班级数学科科代表 |
22班级物理科科代表 |
23班级化学科科代表 |
24班级外语科科代表 |
25级生物科科代表 |
26班级政治科科代表 |
27班级语文科科代表 |
28班级团支部书记 |
29班级团支部组织委员 |
30班级团支部宣传委员 |
31其它班级干部 |
|
|
(21)有何特长:用汉字如实填写。
(22)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励:有多项奖励的,由考生选择一项填报。奖励名称及代码如下:
01奥赛数学科国家一等奖 |
02奥赛数学科国家二等奖 |
03奥赛数学科国家三等奖 |
04奥赛物理科国家一等奖 |
05奥赛物理科国家二等奖 |
06奥赛物理科国家三等奖 |
07奥赛化学科国家一等奖 |
08奥赛化学科国家二等奖 |
09奥赛化学科国家三等奖 |
10奥赛外语科国家一等奖 |
11奥赛外语科国家二等奖 |
12奥赛外语科国家三等奖 |
13奥赛生物科国家一等奖 |
14奥赛生物科国家二等奖 |
15奥赛生物科国家三等奖 |
16国家级音乐类获奖 |
17国家级体育类获奖 |
18国家级美术类获奖 |
19国家级科技类获奖 |
20奥赛数学科省级一等奖 |
21奥赛数学科省级二等奖 |
22奥赛数学科省级三等奖 |
23奥赛物理科省级一等奖 |
24奥赛物理科省级二等奖 |
25奥赛物理科省级三等奖 |
26奥赛化学科省级一等奖 |
27奥赛化学科省级二等奖 |
28奥赛化学科省级三等奖 |
29奥赛外语科省级一等奖 |
30奥赛外语科省级二等奖 |
31奥赛外语科省级三等奖 |
32奥赛生物科省级一等奖 |
33奥赛生物科省级二等奖 |
34奥赛生物科省级三等奖 |
35省级三好学生 |
36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
37省优秀中学生 |
38省级优秀团干部 |
39省级优秀团员 |
40省级优秀音乐类获奖 |
41省级优秀体育类获奖 |
42省级优秀美术类获奖 |
43省级优秀科技类获奖 |
44市(行署)级三好学生 |
45市(行署)级优秀学生干部 |
46市(行署)级“十佳中学生” |
47市(行署)级优秀团干部 |
48市(行署)级优秀团员 |
49市(行署)级音乐类获奖 |
50市(行署)级体育类获奖 |
51市(行署)级美术类获奖 |
52市(行署)级科技类获奖 |
53县(区)级三好学生 |
54县(区)级优秀学生干部 |
55县(区)级“十佳中学生” |
56县(区)级优秀团干部 |
57县(区)级优秀团员 |
58县(区)级音乐类获奖 |
59县(区)级体育类获奖 |
60县(区)级美术类获奖 |
61县(区)级科技类获奖 |
62校级三好学生 |
63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
64校级“十佳中学生” |
65校级优秀团干部 |
66校级优秀团员 |
67校级文明学生 |
|
|
(23)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如实填写。处分名称及代码如下:
81警告 |
82记过 |
83记大过 |
84留校察看 |
85开除学籍 |
|
|
(25)考生照片采集标准
头部高度占照片高度四分之三,下巴以下占照片高度
约四分之一,头顶留空约和姓名同高,白色背景。
附4:
2011年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
远程网上录取院校联系表
国标代码 |
|
院校名称 |
| |
录取密码详细邮寄地址 |
|
接收人 |
| |
邮政编码 |
|
录取工作负责部门 |
| |
招生
负责人 |
|
负责人
联系方式 |
| |
录取期间联系人 |
|
录取期间联系方式 |
电 话 |
|
手 机 |
| |||
传 真 |
|
电子邮件 |
| |
备注: |
填表人签字: 招生负责部门公章:
附5:
2011年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统一考试违规考生情况汇总表和违规考生信息数据库
请各市(行署)招考办将违规考生情况汇总表于2011年6月9日前上报我办普招处,同时将违规考生数据库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我办(电子邮箱:yinzhaoming126@126.com)。上报后电话告知,联系人:尹兆明(0451-82376027)。
一.违规考生情况汇总表
市(行署)招考办(公章): 负责人签名:
序号 |
准考证号 |
姓名 |
违规考试
科目名称 |
违规情节 |
处理结果(取消单科或全科成绩) |
|
|
|
|
|
|
… | |||||
|
|
|
|
|
|
二.违规考生信息数据库结构
文件名 : 年份 (2 位 )+ 市地代码 +gzwgk.DBF
序号 |
字段名 |
类 型 |
宽 度 |
说 明 |
1 |
SFZH |
C |
18 |
考生身份证号 |
2 |
KSH |
C |
10 |
考生号(左对齐) |
3 |
XM |
C |
24 |
考生姓名(字间不空,左对齐) |
4 |
XBDM |
C |
1 |
性别代码:1一男,2—女 |
5 |
CLJDSBH |
C |
24 |
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编号 |
6 |
KSLBDM |
C |
1 |
考试类别代码: 8 |
7 |
KSSJ |
C |
12 |
考试时间:年4位+月2位+日2位+时2位+分2位 |
8 |
KSKMMC |
C |
24 |
考试科目名称 |
9 |
WGLXDM |
C |
1 |
违规类型代码:1一违纪, 2一作弊,3一其他违规 |
10 |
WGSSDM |
C |
2 |
违规事实代码:违纪51-59,作弊61-69、71-75,其他违规81-84;详见考试违规事实代码表 |
11 |
WGSS |
C |
254 |
违规事实简要说明(取自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相关内容) |
12 |
WGCLDM |
C |
1 |
违规处理代码:1—取消单科成绩,2—当次报名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一其他处理结果 |
13 |
WGCL |
C |
254 |
违规处理结果(取自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相关内容) |
14 |
BZ |
C |
254 |
备注 |
附6:
网上评卷说明
一、网上评卷定义
网上评卷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传统的评卷方式,以控制非选择题评卷误差为核心,实现大批量用户共享的评卷方式。
二、网上评卷方式
网上评卷是由两个评卷教师对同一份试卷的非选择题分别评分,两人评分在规定的误差之内取出平均值;如果两人评卷超出规定的误差,再由第三人评分,如果第三人评分与前两人中的一人评分在规定的误差之内,则取其两人的平均值;其后以此类推。在大多数情况下,每道题经过两人评分即可通过,经过三评、四评的较少。网上评卷可确保每道题的最终得分必须是两人评分在规定的误差之内的平均值。在评卷过程中,每个评卷教师只能在计算机上看到隐去考号、姓名的非选择题试题部分,不知道自己所评试卷别人是否评过,更不知道别人已评试卷的得分。每份试卷的分发、调出、返回、记分、提交等,完全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这样的评分将大大减少评分误差,考生的得分将更加公平,更具有科学性。
三、网上评卷的优点
网上评卷将传统手工的单次评卷方式变为更加科学的“背对背的多评制”,有助于保证评卷质量。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减少了传统评卷方式的人工登分、核分等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准确性和安全性。
附7:
答题卡作答注意事项
网上阅卷答题卡为一张A3规格(外语A4规格)的卡,此卡划分六个区域(A,B,C,D,E,F),如下图:
(图一.答题卡正面)
(图二.答题卡背面)
各区域用途如下:
A区为考生信息区:答题前,考生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准确、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B区为缺考标记填涂区:答题卡上的缺考标记是当考生缺考时由监考员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负责填涂,参加考试的考生禁填。
C区为考生答题时注意事项及填涂样例区:请考生在答题前仔细阅读注意事项,按要求作答。注意事项内容如下: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做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C区右侧举例说明信息点正确和错误填涂样例。
D区为选择题答题区:选择题部分是由机器直接识别给分的,必须用2B铅笔参照C区正确填涂样例规范填涂,填涂时必须涂黑,修改时应使用橡皮擦干净。选择题题号与试卷试题号一一对应,答串题不给分。
E区为非选择题答题区:非选择题题号与试卷试题号一一对应,每一题号后都预留出供考生答题的指定区域。两题之间由黑细线分割,与前一题前、左、右黑细线形成矩形答题区,此区域为该题的答题区域。考生答题时只能在该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在该题答题区域内作答或部分答题内容超出该题答题区域的部分无效。因此,考生应严格按照答题要求在每道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切不可超出黑色边框所圈画的矩形答题区。关于非选择题答题区域,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答案不能超出答题区域(矩形边框),更不能将答案一半写在该题答题区域内,另一半写在其他题答题区域内或非答题区域。
②不能擅自安排答题区域。例如,有的学生觉得有的题不需要那么多空间,预留空白区域给需要作答较多的题目。
③答题不能“飞檐走壁”。常见的错误是:有的学生没有预先规划好,匆忙下笔,“龙飞凤舞”,结果导致写不下,有的就索性写到考卷非答题区域或其他题答题区域,然后打一个指引号,这样会导致在考卷空白处或其他题答题区域所写的那部分内容无效。
④非选择题部分只允许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的答卷被扫描后生成的图像清晰度高,容易识别),如果使用小于0.5毫米或大于0.5毫米的签字笔,前者字迹过细,可能导致扫描图像不清晰,后者可能因笔墨渗透而污损卷面。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不要写得太细长,字距、行距要适当,不得使用铅笔、红笔、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等其它笔书写。
⑤答题时如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可用修改符号将该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挨着在其后或上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书写时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否则修改的答案无效。修改答案,禁止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⑥答题时需要在答题卡画图的地方,可先用铅笔画图,定型后,必须用黑字迹签字笔描绘,否则阅卷时扫描仪无法识别。
F区为非答题区:此区已注明“请勿在此区域内做答”,考生若将答案写在此区域内,作答无效。该区域不允许作答原因是防止考生写字力量过大划坏答题卡或笔迹较粗墨水较多洇透答题卡,而影响答题卡正面D区考生填涂的选择题答题点,影响机器读卡的准确性,影响考生成绩。